產品名稱 |
本地塘鲺魚苗,塘角魚苗 ,胡子鯰魚苗,三黃本地塘鲺魚苗 |
面向地區 |
塘角魚體形與其他鯰魚相似,個體偏小,體色呈土黃色或黃色,屬底棲魚類,喜暗畏光,白天活動少、多潛伏在水底,夜間活動頻繁,鉆穴營居,常數群居一穴。它喜溫怕冷,耐寒力較差,低溫臨界溫度為7-8℃,適生長水溫22-32℃。耐低氧能力強,在溶氧量為0.8毫克升以上即能正常生長,可高密度養殖,塘角魚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,喜食小雜魚,蝦、螺、蚌動物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。與其它鯰魚相比,生長速度較慢,當年魚苗可長至20—25厘米,體重100—150g;第2年可長至25—34厘米,體重250—300g。塘虱魚原系魚類,棲息于河川下游、田野、坑塘、溝渠等處。性喜成群,貪食,主要攝食動物性餌料,如昆蟲、小雜魚、蝦、貝類等。多在夜間活動和取食,白天則潛入水底或洞穴中。人工飼養后,亦能在白天攝食,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飼料。塘虱魚適應能力強,可在小水體和低溶氧的環境中成長,且病害較少,飼料來源廣,容易養殖,成本較低,適宜于農家庭院小水面養殖推廣。
胡子鯰是一種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,其食量大,日食量為自身體重的5~8%,大可達15%以上,如投飼過量,會產生攝食過多而脹死現象。胡子鯰耐饑能力強,魚種或親魚在人工越冬期間,4~5個月不投飼也不會死亡,當水溫升到15℃以上時開始正常攝食,溫度在20~35℃時攝食旺盛。一般5~9月為攝食盛期,此時生長速度快。在天然水體中,魚苗主要攝食輪蟲、水蚤、孑孓、枝角類、橈足類等。攝食后的4~7天,完全靠捕食獲得營養。適口的對象逐漸由小變大,以捕食較大型的枝角類為主,在枝角類不足時,也采食水中的有機碎屑、水生昆蟲、蠕蟲等。成魚階段主要捕食水體中的蠕蟲,水生昆蟲、底棲動物、小魚、小蝦及動物尸體、有機碎屑、植物的嫩莖葉。在人工飼養條件下,可投喂禽畜的血、內臟、魚粉、蠶蛹、螺蜆肉、蚯蚓、蠅蛆等動物性飼料;也可投喂米糠、花生餅、麥麩、豆餅和玉米粉等植物性飼料。
方修建好養殖池,一般可以利用池塘進行養殖,養殖池的四周水資源豐富,方便排水、換水,池塘的底部需要修平整,然后在進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網。在池塘四周可以種植一些水草,可以起到凈化水質和遮陰藏身的作用,還可以在池塘四周布置一層圍網,避免敵害進入,在放養前用生石灰將池塘進行消毒,有利于減少病害發生。塘虱魚,學名胡子鯰,在分類上屬鲇形目、胡子鯰科。屬于熱帶、亞熱帶魚類,廣布于我國南方各地。又稱塘角魚、胡子鯰。國內常見兩個品種:本地塘虱(胡子鯰),埃及塘虱(革胡子鯰、埃及胡子鯰)。魚塘條件:面積2~5畝,水深1.5米以上,每1~3苗配置一臺養鰻用水車式增氧機,有防逃設施,有豐富新鮮水源。水質:酸堿度6.5~7.5,水中溶氧3/升以上,高溫、高密度時加深池水。放養密度:3厘米魚苗,每畝12000~15000尾;5~7厘米魚苗,每畝8000~12000尾;10厘米以上魚苗,每畝6000~10000尾;每畝套養0.3斤以上鳙魚30~50尾;0.5公斤以上鰱魚10~20尾。